兒福聯盟提出給同學的「Yes—No守則」,請大家一同幫助霸凌與被霸凌的同學。

Yes —遇到被嘲笑或欺負的情形,要溫和但堅定地拒絕對方─例如:「我不喜歡這樣,請你停止。」並且

         多練習幾次。

Yes —遇到其他同學被嘲笑、排擠或欺負,應該要想辦法阻止。

       ─如果擔心欺負人的同學會反過來欺負你,就請大人來幫忙!幫助弱小是  正確的行為,跟「打小報

           告」完全不同唷!

Yes —打反霸凌專線。

       ─請同學幫忙想辦法,和同學一起解決問題。

No —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

     ─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缺點和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同學們應該要互相尊重和欣賞。

No —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就只好跟著做。

     —雖然你的好朋友可能都會排擠某一個人,但這不是值得學習的好行為,你可以勇敢地說『不』!

No —不要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

     ─多嘗試幾次,你也可以變成校園反霸凌的和平大使。

 

     校園霸凌已成為危害友善校園的禍首,針對不同參與方式提出因應:

         首先,限制孩子接觸暴力電視及電玩的機會,以減少不良的示範。其次,需要

         讓孩子了解霸凌行為的?非法性?、也不被允許,同時也積極地教導及示範正向的

         社會技巧,如接納、關懷、及互相尊重,當孩子一旦出現非暴力非攻擊的行為,

         則應馬上給予肯定與鼓勵。

          受凌兒童也許因為害怕遭到報復或感覺羞恥,而不願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遭遇,

          家長與老師可以從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狀態來判斷是否有遭遇霸凌的難言之隱,

          例如:孩子的上學意願低落、上課期間眼神渙散、出現自殘行為(如以刀片割

          手腕)等。當事件真的發生,周遭所有的成人應給予孩子支持與溫暖使其可以

          安心地說出心事和在外的遭遇。再者,教導孩子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來面對,比

          如說是離開現場或向大人求助,事件也會較快落幕。

          受凌兒童的同學最常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不過有的孩子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

          目標,而不敢通報,也有時孩子們無心的反應-像是圍觀或是發出笑聲等,更 

          助長了霸凌的進行。然而,旁觀者的態度是解決霸凌問題的關鍵,因此,應培

          養其同理心及正義感,當事件發生時,讓他們了解,唯有主動尋求成人協助解

          決問題,才可以預防事件再發生,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校園中的霸凌事件中,對霸凌者、受凌者或旁觀者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老

          師或家長應有效瞭解可能的成因與採行適當作為,方能使霸凌傷害降至最低,

          並遏阻其進一步擴大與渲染,不致影響校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