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y.ks.edu.tw/sc2/images/92house.jpg傑出校友-----王耀裕

※基本資料                      

現齡:45

學歷:國立高雄工專土木工程科 

 

經歷:林園高中家長會長

      高雄縣水上安全救生協會理事長

      高雄縣青溪協會理事長

      林園鄉後備軍人輔導中心主任

      林園鄉舞蹈協會理事長

      林園鄉慢連壘球協會理事長

 

現職:高雄縣議員

 

事蹟:一、林園鄉民代表會副主席期間(87~94)為民喉舌、勤快親民、服務鄉里、德聲廣被。

      二、林園高中家長會長期間(91~93)爭取學校老舊教室更新計畫、全校軟體建設、建立家長會志工服務團隊、服務家長及學校之間溝通橋樑。

      三、推廣水上安全教育訓練、陪訓無數學生水上安全救生之常識及技巧‘提升本鄉基本概念‘減少海上或水上溺斃事件。

      四、提供後備軍人服務之最佳作為‘協助後備軍人之動員。

      五、提倡全民運動、發展鄉內慢速壘球風氣及健康。

DSC07233

 

 

 

 

 

 

 

 

※專訪                採訪整理:高一愛  林宣汶 林昱

                                            蔡亭宇 業芷琳

                            指導老師:李文政

問:畢業至今,您認為母校最大的成長變化為何?

答:我是林園國中第六屆畢業,從畢業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這段時間也已經過了蠻久了,我覺得我們學校在各方面的進步非常大,尤其學校的人文氣息,還有教學環境,跟以前我們讀書時候相差非常大。當時只有國中部,沒有高中部,現在我們學校有高中部,所以整個校園環境、教學上,會覺得有高中部的帶動,對整個國中部的啟發,具有相當的作用。所以我也希望藉著高中部可以帶動國中部的升學,或是各項才藝的比賽、體育競技方面等等,讓成績更加的傑出。

 

問:從本校畢業之後,您在哪裡就讀?

答:國中畢業之後,考上了高雄工專,高雄工專畢業以後,本來要讀二技,但是那個時候可能是時間上不允許,而且又剛好開始就業,所以就沒有繼續深造,讓我感到有些遺憾,在二十歲的那段時間,沒有把大學的學業給修完。所以,我有一個願景,希望在我當選議員後,可以挪出時間來讀研究所。在此,鼓勵我們的學弟、學妹們,可以善加]利用現在就讀的時間,否則像我現在已經到了四十幾歲,又要拿起書本,也算是一種挑戰。可是沒辦法,畢竟到了某一個年齡,就是會想要再充實學業。

 

問:在你求學時,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之事?對你後來的人生有何影響?

答:讀國中時,導師都是用打罵教育 ,我覺得非常的有效,造就我在社會上為人處世比較嚴謹的一面。在那個時候,早上一到學校,就開始測驗,如果成績沒達到水準,差一分就打一下,當時我覺得壓力非常的沉重,可是相對的抗壓性,也慢慢的磨鍊出來了。現在的高中生或是國中生抗壓性比較不足,可能跟目前的教育也有關係,可是也不一定打罵教育是好的,可是我覺得適當的嚴格管教是有必要的。

 

問:那您現在還是希望為打罵教育嗎?

答:我覺得可以適當的管教,倒不一定要打罵,不要過於放鬆。對我們的國高中生,尤其在國中的時候,如果全部採取歐美式教育,沒有適當的嚴格管教,與歐美學生相較,可能會有落差,因為我們台灣現在的社會教育,及家庭現象,沒辦法按照歐美國家的做法。這些需要教育部,或是一些專家學者來擬定出一套的規則。按照目前的管教方式,可能太鬆散了,學生的自我要求能力,或是一些本身對人.對事的各方面可能會產生落差,所以我也希望民主與管教兩者並進,當然也要考慮當時的時空環境。

 

問:對於現在新聞報導有一些關於學生因為學業不順而尋短,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現在是工商社會,父母親都在外面工作,生育減少,人口方面,演變成老齡化社會,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種警訊。另一方面,現在小朋友回到家以後沒有地方跑,回到家就是自己一個人,或者是去網咖,造成接觸層面狹隘,這對他的成長也有不良影響,所以我覺得學校可以加強輔導功能,結合家長會,共同針對個案,伸出援手,甚至在學校成立晚自習。

 

問:踏入社會後,您曾從事過哪些工作?對目前這份工作您感到樂在

其中嗎?為什麼?

答:工專畢業後做過2年土木工程的漁港工程、4年曾文水庫水利工程管理局人員、任職11年富台顧問公司石化工業部門、現任高雄縣議員。目前擔任縣議員,選擇這條路就是樂在其中,如果沒有樂在其中,也不會堅持到現在,可能早在8年前就不參選了。因為了解地方的需要,也知道地方上需要民意代表來服務,因為政府沒辦法全方面的照顧人民,需要靠民意代表來做代言,為民喉舌。

 

問:工作上難免會有低潮,如何克服?或是藉著哪些休閒來紓解壓力呢?

答:遇到困難,都想辦法解決。如果遇到經費不足,就找立法委員在立法院提案。服務偶爾也會遇到一些瓶頸,我能幫的就盡量幫。工作上,人難免都會有一些情緒上的變化,自己要調適,有時候我會聽聽音樂,或找一些朋友一起泡茶聊天,紓解一下壓力,不要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我們民意代表最忌諱情緒化,這樣子會給鄉親一個壞印象,所以我都會自我要求,最基本就是服務態度要親切。

 

問:您是如何竭盡所能來面對繁忙的事務?

答:就是要有心,我們必須願意把心思用在這方面,「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身為民意代表,鄉親用選票來支持,你就更需要落實服務,不管多繁忙,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問:到目前為止影響您最大的是什麼人?這個人對您哪方面影響最大?

答:我的媽媽,從小到大,記得國小時候,每天回到家,一定要跟媽媽報到, 她也會分配一些「家庭功課」,例如:拖地等等的家事。從小媽媽就經常教導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所以媽媽對我人格教育及人格的影響是最大的。

 

問:之所以會想要擔任本校的家長會長,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答:之前來過學校,也發現學校各方面有一些瓶頸,而這些瓶頸不是校長或是主老師可以來解決的,所以就需要家長會來配合,那時候我就覺得更需要爭取一些不論是社會資源還是政府資源來建設學校,當時有一些人來叫我出來接任,但因為時間的不允許,所以拒絕。後來陸陸續續還是有一些委員、副會長來鼓勵我出任,再加上學校的仍需家長會長的協助,於是我還是接任家長會長。

 

問:如何想參選議員?

答:可能家族有叔叔也是從議員當林園鄉長,我幫他做些社會的服務,就是跑選民服務,在這過程中,接觸了一些選民,很多鄉親鼓勵,於是出來當鄉民代表八年,然後當完又受到鄉親的鼓勵,又出來參選縣議員了。

 

問:您長期為民服務之辛勞,其中必有些讓你難忘的事,可否何我們分享其中的甘苦談?

答:在我處理的一些鄉民事件中,曾有一件車禍,本來肇事責任較低的甲方來拜託我協調,肇事責任高的乙方已死亡,我從中慢慢調解像一些保險…等的細節。發現已死的乙方家境較為清貧,媽媽面臨獨自扶養3個小孩的困境,於是我反過來拜託甲方,協助乙方申請保險補助,甲方也接受並且配合,使得清寒的乙方得到較多的援助。原先要上法院的案件,經過私下調解就解決了。這件事我已經忘了,直到選舉的那一天,沒想到被我幫助的那一家人,竟全家族總動員來支持我,這件事情真的讓我印象很深刻。付出時並不冀望得到回報的,竟然在多年後有了回報,我覺得很高興。所以我更相信,只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別人回不回報,都可以樂在其中。

 

問:以議員兼本校家長會長,對協助本校的教育品質提昇,您個人目前是否有任何想法或具體規劃?或對學校教育工作有任何建議?

答:站在家長會建議的立場,我發起校友會,順便募集一些教育基金來幫助一些清寒學子或是獎勵學業成績和各項才藝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在學校設立晚上留校自習,協助一些比較無法照料孩子讀書的家長,減少孩子受外在環境引誘而行為偏差的機率。當然這方面很需要學校老師來配合,我相信只要這一點能落實,學校的整體讀書風氣可以帶動起來。

 

問:您對九年一貫有什麼看法?

答:基於現在的時空背景,是有必要這樣做,但需要考慮到各方面,一些教育的改革理念,要落實到鄉下時,必須顧慮城鄉的不同。現在九年一貫需要再作修定,包括區域性質的不同,或是升學方式等等。

 

問:在您就讀本校的時候,是否有哪些老師的話或是觀念令您印象深刻?對您往後的人生有何影響或幫助?

答:(1)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導師楊文英老師,導師每天都早上七點之前就到學校,一直陪我們到晚上六點,我們導師教國文,他本身的英文造詣也很好,所以他會找出空檔,幫我們複習英文,他也灌輸我們一些倫理與道德的觀念,我覺得這個很重要,除了課業之外,品行是重要的基本,我覺得倫理與道德如果沒有很重視的話,自我要求可能不夠或沒有道德標準,那教育可能就會變成假象,所以我也很肯定我們那位導師..而且他也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也很感謝他,讓我在這個國中的啟蒙教育收穫了很多。

2)我的導師教導的倫理與道德,讓我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且把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作很適當的規畫,讓我對方面都知道如何掌握。這就等於是定型作用,踏入社會後,自己也懂得找時間來充實自己,這些都是國中導師給我的啟發,所以我覺得國中這三年的教育比高中那三年還要來的重要,這就是我個人的體會。

 

問:現在國高中的倫理教育漸漸失去,您覺得要如何提倡比較好?

答:倫理教育我覺得可以利用導師時間,或是大型的集會來提倡,不過還是以個班自己來進行比較好,因為是利用大型集會,可能會變成教條式,同學比較不會接受,還可能會打瞌睡,浪費時間。如果以個班來進行,那麼導師極為重要,因為導師跟班上同學接觸最多,而科老師上完課,他就下課了,導師不一樣,他的時間可自行好好調配,也許利用報紙報導,社會新聞來作闡述、分析,讓同學們了解事情的是非對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可能會比教條式的還要好,因為教條式到最後同學可能沒辦法接受。

問:求學時期對未來的志向是什麼?

答:在國中時只想著升學,並沒有想到其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把今天的考試考好,因為考不好,就會受處罰,所以沒有想到什麼大志願。可能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觀念比較保守。直到高中,因為學的是土木工程,所以就想以後朝土木工程這方面去發展,到最後也不知竟然會走向政治。

 

問:您是否贊成學校成立k書中心以提升學生們的讀書風氣?

答:這個當然是贊成!我希望我們林中能夠像名校雄中一樣設立k書中心來提升學生們的讀書風氣。成立k書中心不僅僅能讓學校的素質提升,更能讓學子們有更好的場所來靜下心讀書,較不會受到外在的誘惑或干擾。雖然林園只是廣大高雄縣的一個小小鄉鎮,但我希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鄉鎮能夠產出為社會、為國家有所貢獻的人,也希望臺灣能有更多的知識份子來帶領我們躍上世界的舞臺發光發熱。

 

問:您對小孩的管教方式是怎麼樣?對你的小孩又有什麼樣的期望?

答:我對小孩的管教方式是以較open的方式來教導,畢竟這已是個開放的社會,實不需用嚴厲的藤條教導。雖現在的社會風氣腐敗,看似用藤條來管教是最好的方法,但這麼做的話,只會讓小孩更加的疏遠你,管住他們的身, 卻管不住他們的心。所以我採取點到為止的方式,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並安排每一天的時間規劃,不要讓時間就這麼的虛度過去。我對小孩的期待,並不會像大多數人的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有大成就、大名利,我只希望他們以後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別當社會的負面麻煩,老老實實的做人,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不愧對自己的心,也不愧對這個社會就行了 。

 

問:以你現在較豐富的社會經驗,能否給現在的年輕學子一些經驗談,或是一輩子受用的話或觀念?

答:其實我也不算是有很豐富的人生經驗,只是以平常心來面對每一件事情,並不會因自己現在議員的身份而感到自己跟別人有所不一樣,每件事都能樂在其中,不要讓自己的心情受事情奴役。所以我希望年輕學子們能夠腳踏實地,務實的心。其中以務實這一點最重要,不投機取巧,把該做的事都做完,雖然每一天都會感到很忙,但你的心卻會很實在;不管以後的人生或現在的學業,「務實」將是最重要的因素。

 

問:對林中有什麼祝福或是有什麼期勉的話?

答:當然我希望林中的各項成績及升學都能夠再加把勁,我也希望林中成績優良的學生都能選擇留在林中讀書,當然配套措施就是要有獎勵金的輔助。而學校的讀書風氣和各項的設備和軟體硬體設備都能準備的更加齊全,把林中畢業學子都能吸引到林中就讀。那這樣的話,以後整個林園高中、國中就是---今日我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們為榮---這個觀念。

 

 

 

 

 

腳踏實地-王耀裕學長給我的最大啟示~

                高一愛  林宣汶

    採訪王耀裕先生(家長會長)之前,我的心情既愉悅又緊張。說實在的,我對他的認識與了解其實不多,但是我在要去採訪的前幾天,上網查了他的一些資料,才發現,原來他是一位政治家,也參與了無數個人民團體,擔任各個團體的理事長,而剛好也在這次的選舉當中,當選為高雄縣議員,他抱持著積極.服務熱枕的態度,替民眾爭取各項建設.與福利。我跟我的同伴們都相當的重視這次的採訪,我們也在前一天先打好了訪問內容的草稿,為的就是讓隔天的採訪不要出了任何的差錯。在前往王議員他家的途中,雖然路程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我的心早已亂成一團,整個思緒也只有想著待會的採訪情形,可是當我一到王議員家中時,看到他本人親切.和藹可親的樣子,我才鬆了一口氣,原來並不是每一位政治人物都像是我想像中的一樣冷漠.嚴肅。我也發現一件事,王議員在我們訪問的過程當中,臉上一直都掛著燦爛的笑容,這就是令我欣賞的地方。

    在問到議員的一些人生歷程的時候,讓我感觸非常的深,他告訴我們在他們那個年代時,所實行的教育是”打罵教育”,他認為這個方法還蠻有效的,因為他覺得那樣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們增加抗壓性,也會讓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隨之提升,所以他認為現在的教育應該是”嚴格.而不要過於鬆懈”的精神。有一點也是令我感到相當佩服,那就是議員現在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他那勤奮.努力不懈的學習態度,真的是令我吃驚!也印證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要實際做到這句話,其實就像議員說的”真的很不容易”,因為人.年紀大了之後,又要拿起書本,也算是一種挑戰,但是議員跟我們說”人.只要有那顆心.一定也就會有希望可以達成每一項困難的挑戰。議員也相當的重視現代人的倫理與道德,他認為學生們,應該在教育的過程當中,要積極去修養它,而導師就是在提倡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覺得現在的學生不僅只有課業好而已,品行也是應該要好好把它培養好的。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議員從頭到尾也非常的強調”腳踏實地”這四個字,他希望我們這些年輕學子們,做任何事一定要用”心”.且”腳踏實地”的去把它完成。

    這次的採訪讓我受益良多,也讓我增添了一個人生的經驗,了解、分析完議員所說的這些話之後,我會牢記在心裡,且好好的實踐這些看似平凡,涵義卻是相當深奧的文字。

 

 

 

          待人處世的態度-熱心積極服務人群    

                                             高ㄧ愛  林昱君

 

    和一般人一樣,我也一直好奇所謂政治人物的真誠面貌。在忙碌地為民喉舌、關心縣務之後,其實政治人物也是個和你我一樣的人,同樣只擁有24個小時的日升日落;同樣需要飲食與休憩,也同樣有著個人的喜怒哀樂,唯一的差別只在生活的舞台。在尚未採訪王耀裕議員之前,我的心情是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不知王議員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而興奮的,這是我上高中以來,第一堂的室外採訪課。而且,採訪的人還是身兼本縣議員、本校家長會長及傑出校友的大學長!想到這,一份親近之情在心中隱然而生。到達王議員家之後,他早已在門口等待我們,他親切的態度讓我解除了緊張。踏進屋內,撲鼻的百合花香味迎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而且他還為了我們的採訪,還特地空出時間,當時我就有一種預感,今天的採訪一定會很順利。兩個小時的訪談中,我們問的毎一個問題王議員都對答如流,而且從頭到尾都帶著和藹的笑容和親切的態度來回答我們的問題,再暢談其從政、教育、處世等理念中總不忘幽默一下,逗著我和其他三位同學哈哈大笑。在採訪的過程當中,我們得知王議員參選民代不是為己,而是擔憂治安日漸敗壞的社會現實。現在的治安愈來愈差了,他希望人民的生活能夠安穩一點,所以特別為鄉里爭取充足的經費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及較偏僻的地方安裝監視錄影機,盼藉已遏止宵小為非作歹之機會,以保障人民生命及財產的安全。

王耀裕議員相當尊敬自己的母親,他說他現在的這般成就,都歸功於母親的教育。因為爸爸是公務人員的關係,所以從小,與其母親相處、接受母親教導的機會也多。記憶中,母親教他很多帶人處世的道理,而且還嚴格的訓練他做家事,照顧弟妹,這般的經驗,造就現在雙肩能扛、古道熱腸的性格。王議員出來參選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盡自己能力所及關心人民、服務社會,多方傾聽之下為更多人的生活安定奔走。而且王議員為了318即將落成典禮的教學新大樓, 更曾特地跑到台北向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爭取這8000萬的經費,因為王議員希望學習之風能夠更旺盛,所以新的教學大樓落成完畢後,學校也會建構一個K書中心,好讓學生們讀書能有一處設施最完善的處所。說到這裡,他還不忘說:「以後要多利用,好好用功唸書啊!」。不管是當議員也好,當家長會長也好,王議員都竭誠地為我們服務,而能讓他這麼有動力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大家過得更好、更舒適,提高我們林園鄉的生活品質。他熱忱為人的精神,是我們後生晚輩景仰的典範,也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對象

 

 

 

 

                  第一次採訪之我談

                                  高一愛  蔡亭宇

    在訪問家長會長-王耀裕先生之前,我的心情是如長江流水般的波濤洶湧,緊張、新奇的感覺一直充斥在我心理。直到見到會長,我才鬆一口氣。會長的家是在一小巷道裡,當我一進門,無數匾額映入眼簾,地方各界人士祝賀的花盆是鄉親們熱情的支持。而會長親切和藹的笑容就像一劑強心針,先前的忐忑不安、緊張全都一掃而空,在幾聲寒喧後,我們的訪談便這樣的開始了。

與家長會長的訪談中,會長給我的印象是對於民眾服務的工作總是竭盡所能的去做,不管困難度如何---例:像有一次鄉民的車禍事件,雙方因一些賠償的問題而談不攏,因為喪亡者家境清寒,偏偏又過錯在他,因此責任歸屬難以論定,會長便盡心的出來幫他們調節、處理,導致事情可以圓滿的解決。像這樣處理問題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效仿的。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那種獨特的穩重氣息,似乎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他曾說到:「遇到問題,就該冷靜的想辦法去解決,千萬不可退縮。」這種心態也許就是鄉民之所以如此的肯定他的原因吧!過程中,會長他的每一句話皆是經過無數歷練而來的,每一句話總是透露出人生的哲理,他說:「人一定要務實,要腳踏實地。」所謂『一步一腳印』人要成功,一定要腳踏實地,千萬不要妄想成功會從天上掉下來,唯有自己努力,勤奮,才會有豐收的果實。我想這就是會長想提醒我們,讓我們這些年輕學子能了解的道理吧!

在現在社會中,有太多投機取巧、不肯好好靠自己雙手打拼的案例,因為他們總是認為靠自己打拼是件困難重重的事,寧願耍一點小聰明進而一步登天,這種想法及作為是不可取的。會長曾說過一段話:「服務鄉民這件事乍看下來是非常困難且無趣的事,但我『樂在其中』」。『樂在其中』這四個字看起來意思是非常簡單,會長便是將這些難事轉換成能讓自己樂在其中的事;同理可證,我們也可將這些認為是非常艱難的事情變成能讓自己甘之如飴且樂在其中。所以,許多事情只要你能把它想的很簡單,必能很輕易的完成、解決它。

這次的訪談當中,不僅讓我們體驗新聞記者的辛勞,也讓我們汲取寶貴的社會經驗。雖然在問答當中不是極為順暢,偶有冷場,但我卻感到受益良多,彷彿腦中又放入一些不曾有過的知識,也很感謝會長無私的對學校貢獻以及幫助,也對整個林園鄉爭取不少建設經費,充分了扮演民意代表及本校家長會長的角色。有緣一敘真是讓我過了美好又充實的一天。

 

 

 

 

 

        邁向人生大道─訪問王耀裕學長之我感

                                             高一愛  葉芷琳

這次的採訪讓我覺得有一些緊張,在坐上要去採訪學長的車時,那緊張的感覺更加劇了。事先還擔心王耀裕學長會不會像大多數的大人一樣,有著較保守的觀念和較嚴謹的態度,會不太適合我們七年級生的一些較奇怪的問題和無聊的玩笑;更擔心我會不會在面對王耀裕學長時而說不出話來。真正去採訪後,才知道我的擔心是太多慮了,雖然我們的問題都有經過老師的篩選,但我們偶爾都會穿插一些算是鬧劇的問題,但王耀裕學長都微笑一對,絲毫並不會對我們算是欲矩的行為感到生氣或一些些的不自在。而原本在我模擬中的我是會吃螺絲的,在面對現實時卻又一切的不一樣,感到特別的自然和清鬆,這或許是王耀裕學長所帶給我的力量吧,讓我體認到不能光看事情的表面就妄下定論。

    在這次的採訪中,我發覺王耀裕學長是個親切又幽默的人,以開朗積極的人生觀在面對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遇到挫折時大多都會像大多數人一樣困在死胡同裡,但王耀裕學長卻用另一種的觀念來面對問題,這點著時讓我很佩服,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得到的。

    在訪問到王耀裕學長要給林中學子一些經驗談時,他的其中一番話讓我覺得感觸良多;他說:「什麼事都要樂在其中,因有樂在其中,所以不論做什麼事都不會感到不耐煩。」是阿!樂在其中四個字看似簡單,但有幾個人能真正做的到呢?舉例來說,數學,是大多數學生都討厭或最不拿手的科目,每個人都覺得做一題數學總會牽扯出一大堆的公式,而解法複雜又難懂,有的題目的解法更是一大串;但其實這只是心態的問題罷了,難不難只是取決於你的心而已,早在國中的數學課本上就曾經有這麼一段話:「大多數的學生或許覺得數學很難,但要是有實際去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它的樂趣所在。」這段話就是王耀裕學長所說的樂在其中,要是樂在其中,你平常最厭惡的事也會逐漸的去喜歡上它的。雖然我也像大多數的學生一樣,數學是最不拿手的,有時還會去厭惡它,但經這次採訪後,了解到樂在其中的意義,我會試著去改變我的想法,進而學習對數學樂在其中。

    這次的採訪真的讓我受益良多,除了上述所說的樂在其中,還學習到王耀裕學長為人處事成功的道理;也發覺做一個議員真的很忙,在我們採訪當中,要找王耀裕學長的電話或人,就多的難以計數,可見議員的這個身份,並不是外人所想得這麼的簡單。這一次的採訪,讓我覺得既體驗到當個小小採訪者的樂趣,也讓我學習到成功的背後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這次的採訪之旅,可說是那天最大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