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
字與詞

筌 部首 竹 注音一式 ㄑㄩㄢˊ |
捕魚的竹器。廣韻˙平聲˙先韻:「筌,取魚竹器。」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 |

鯗 部首 魚 注音一式 ㄒ|ㄤˇ |
晒乾的魚。如:「鹹鯗」、「白鯗」。晉˙王羲之˙雜帖五:「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 |
鱠 部首 魚 注音一式 ㄎㄨㄞˋ |
細切的魚肉。同「膾」。集韻˙去聲˙太韻:「膾,說文:『細切肉也。』或從魚。」如:「鮮鱠」、「蓴羹鱸鱠」。宋˙陸游˙雙頭蓮˙華鬢星星詞:「空悵望,鱠美菰香,秋風又起。」 |
罺 部首 网 注音一式 ㄔㄠ |
捕魚的小網。唐˙陸龜蒙˙漁具詩˙序:「網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 |
罛 部首 网 注音一式 ㄍㄨ |
大漁網。詩經˙衛風˙碩人:「北流活活,施罛濊濊。」 |
鯤 部首 魚 注音一式 ㄎㄨㄣ |
魚苗。爾雅˙釋魚:「鯤,魚子。」郭璞˙注:「凡魚之子,總名鯤。」國語˙魯語上:「澤不伐夭,魚禁鯤鮞。」韋昭˙注:「鯤,魚子也。鮞,未成魚也。」 |
鯀 部首 魚 注音一式 ㄍㄨㄣˇ |
大魚。玉篇˙魚部:「鯀,大魚也。」 |
牽罟 注音一式 ㄑ|ㄢ ㄍㄨˇ |
一種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小船將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岸上的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 |
扳罾 注音一式 ㄅㄢ ㄗㄥ |
漁人用竿架大網沉進水中,隨時拉起,稱為「扳罾」。元˙曾瑞˙哨遍˙人性善皆由天命套˙二煞:「樵夫叉了柴,漁翁扳了罾,故來下訪相欽敬。」 |
涸漁 注音一式 ㄏㄜˊ ㄩˊ |
將水排乾捕魚。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乾澤涸漁,則龜龍不往。」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 |
